钢结构方案主要内容:
1 工程概况(结构形式、建筑面积、总层数、使用年限)。
2 委托方的目的或要求。
3 依据(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
4 项目、方法及抽样数量。
5 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
6 进度计划。
7 所需委托方与方的配合工作。
8 *措施。
9 环保措施。
10. 钢结构人员及设备要求
10.1 钢结构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并持有考核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取得
不同无损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不得从事与该方法和技术等级以外的无损工作;现场工作应至少由两名以上人员承担。
无损方法是一项综合性技术,通过应用化学、物理现象,并借助的器材和设备等,可对钢结构焊缝进行有效的测试和,以保证钢结构的可靠性、*性、致密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以下就钢结构焊缝无损探伤质量技术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1 钢结构焊缝无损质量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钢结构焊缝根据母材和焊缝的连接位置可将焊缝分为角焊缝和对接焊缝。角焊缝分为斜角焊缝和直角焊缝;对接焊缝分为部分焊透焊缝和完全焊透焊缝。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焊缝应该根据应力状况、工作环境、焊缝形式、荷载特性和结构的重要性等,将焊缝的质量划分为不同等级。对于不同质量等级的焊缝,应根据相应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验收,并分别对钢结构焊缝进行内部质量和表观。内部质量是指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采用超声波探伤技术焊缝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如果超声波探伤无法准确判断焊缝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则应采用射线探伤技术。上述无损的探伤方法和内部缺陷分级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比如《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与质量分级的规定》(GB 3323)和《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结果分级法》(GB 11345)等。此外,对于厚度>8 mm的板材和曲率半径相对较小的管材,常采用超声波探伤;对于厚度在8 mm以下的板材和曲率半径相对较大的管材,常采用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
2 钢结构焊缝常用的质量技术及其特点
2.1射线探伤。射线探伤是进行钢结构焊缝无损探伤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利用射线透过焊接接头部位,照射在照相底片或荧光屏上。然后,由专业工作人员根据底片或荧光屏上形成缺陷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分析判定焊缝等级,并对其进行分类,作为产品验收的依据。除此之外,射线探伤还可以采用电离法或工业电视监测法等。锅炉、船身等钢结构产品对与密闭性的要求较为严格,常常采用射线探伤方法对焊缝质量进行检验。射线探伤具有明显的优点,它能够辅助人员准确判断缺陷的形式,其可靠性也较高,利用底片法时还能够长期保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射线对人体的危害,采用射线探伤方法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并且耗时较长。